瀋陽首個免施工圖審查環節項目開建
“建築師負責制”在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實施
瀋陽首個免施工圖審查環節項目開建
本報訊 記者金曉玲報道 “‘建築師負責制’為我們項目的實施搶出了寶貴時間,走傳統審批流程,開工恐怕要等到明年開春!”11月17日,在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藥集團工程管理部項目負責人薛師帥興奮地對記者説。在他身後,一座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的污泥處理系統廠房在緊張建設中。
據瞭解,該污泥處理系統廠房是東藥集團異地改造項目中的污染治理重點工程。因生產需求和環保要求,企業急需對污泥處理系統廠房進行擴建,用於污泥幹化處理。此次適用新的審批模式,使東藥集團成為瀋陽市“建築師負責制”改革舉措落地實施的首家受益企業。
今年4月,瀋陽市出台工作方案,明確在瀋陽經開區等開發區推行“建築師負責制”改革試點,對於社會投資小型工業類項目、帶方案出讓土地項目、既有建築改造工程項目取消施工圖審查環節,由施工圖設計單位開展自審備查。
具體而言,“建築師負責制”實行建築師從設計、施工、竣工到質保期全程負責,項目不需要再進行施工圖審查,而由建築師作出相關承諾,可直接辦理施工證,進行開工建設;在項目竣工驗收備案前進行抽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形成“政府定標準、建築師作承諾、過程強監管、失信有懲戒”的閉環監管。據介紹,這種審批模式大大簡化了項目圖紙設計審批程序,根據項目類型、規模不同,可節省半個月至幾個月的審批時間。
“我們這個項目走常規審批流程的話,審圖、修改、再審直至通過,需要近一個月時間。”薛師帥告訴記者,“走‘建築師負責制’流程,項目11月13日取得施工許可證,11月14日開工建設,在目前的氣候條件下搶出寶貴的建設工期,預計明年4月可投入使用。”
作為產業項目高度集中地區,瀋陽經開區始終堅持打造最優政務服務環境目標,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辦事創業環境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在全市率先落地實施“建築師負責制”創新舉措的同時,瀋陽經開區着力探索與之相配套的服務模式、監管方式,強化對施工圖紙設計、自審備案等環節的事中事後監管,努力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逐步建立確保質量、安全和效率相結合的工作機制。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